CBA迎历史首次季后赛“京城德比” 首回合北京队主场不敌北控队

作者:178体育直播

工人日报-中工网记者 刘兵

4月14日晚,2024-2025赛季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(CBA)季后赛四分之一决赛首回合迎来历史性时刻——北京北汽男篮(以下简称北京队)与北京控股男篮(以下简称北控队)在首都体育馆上演了CBA季后赛历史上首次“京城德比”。经过四节激烈较量,北控队以105比98客场击败北京队,在五场三胜制的系列赛中拔得头筹。

北京队位列本赛季常规赛第三名,避开了季后赛首轮12进8附加赛,以逸待劳参与本次角逐。而北控队常规赛仅排名第11位,在12进8附加赛上,他们在主客场“双杀”实力强劲的山东队,获得四分之一决赛的入场券,成为季后赛“下克上”的一匹黑马。

本赛季,北京队引援力度颇大,不仅收获陈盈骏和周琦两大内援,还引入所罗门、杰曼、奥莫特3名外援,纸面实力更胜对手一筹。然而,本场比赛由于周琦因伤缺阵,球队内线力量不足。面对北控队萨林杰、沈梓捷和邹雨宸的“三塔”组合,防守端显得捉襟见肘。尽管范子铭临危受命,拼尽全力,但仍难以弥补周琦的空缺。

赛后,北京队主教练许利民肯定了球队的表现。他表示,在内线缺兵少将的情况下,“大家还能拼成这样,这支队伍是值得赞许的。后面的比赛仍然有机会,我们为之做好准备,全力以赴”。

相较之下,北控队本场打出了更好的表现。外援里勒取得31分的全场最高分,是赢下比赛的第一功臣。廖三宁取得19分5篮板,尤其最后一节状态回升,成为帮助球队锁定胜局的关键。

从两队球员心态上来说,北京队的目标更高。不过,这也会给他们带来心理压力。而打入八强,北控队已经实现了赛季目标。赛后,廖三宁坦言,是作为挑战者的姿态来面对这轮系列赛的,“我心态很放松,而且大家也打过多次德比,没有什么可紧张的,打出训练水平拼就行”。

德比交锋,所谓主场优势并不明显。更有意思的是,北京队和北控队近期都在主场折戟,客场取胜——本赛季常规赛阶段,双方在对方主场各取一胜;上个赛季常规赛4次交手,两队各赢两场,且都攻陷了对方主场。

这场CBA季后赛历史性德比的关注度空前,球迷群体展现了极高的热情。门票在开售后迅速售罄,并带动了首都体育馆周边商圈的餐馆、住宿预订量的激增。赛前三小时,入口处就排起了长队,很多没买到票的球迷聚集在场外。

在现场,北京队为观众准备了1.4万件助威服,覆盖每一个座位,并推出限量版衍生品,尤其是季后赛专属限量徽章的销售格外火爆。“没有买到徽章,儿子跟我抱怨了好久,看比赛心情都不太好。”球迷姚琛告诉记者。

记者了解到,姚琛作为北京队的资深粉丝,本场比赛全家三代人出动现场观赛。“我们家对首钢(北京队)是有情结的,小时候我爸带着我看他们的比赛,成为童年美好的回忆,现在我把这份情怀传递给儿子,希望篮球也能为儿子带来快乐。”


现场观众。工人日报-中工网记者 刘兵 摄

首钢篮球俱乐部常务副总经理张云松告诉记者,凭借背靠北京这个常住人口超过2100万、消费能力全国领先的大都市,北京队拥有规模庞大的球迷群体。“他们多是酷爱时尚、热爱运动、追求时尚消费、忠诚度高的年轻群体。”根据北京队去年公布的数据,北京队球迷中,18-25岁年龄段的占比30.8%,25-35岁的占比38.0%,女性约占三分之一。

近两个赛季,CBA联赛口号均为“以城之名”。这一口号强调了球队与所在城市的紧密联系,旨在加强球队与球迷之间的情感纽带。‌北京德比的意义在于,它反映出北京篮球的崛起和同城球队之间竞争的加剧,也象征着中国篮球职业联赛地域化战略的深化。以往北京篮球以北京队为主导,北控队近年的崛起打破了单一强队垄断的格局。两队通过德比战形成良性竞争,推动北京篮球从“一枝独秀”迈向“双雄争霸”,将吸引更多球迷关注和商业投资。

北控队代理主教练格兰表示,“北京德比”对于中国篮球和北京篮球来说都是一件幸事。“无论胜负,这都是北京篮球的高光时刻,也是中国篮球迈向更高水平的见证。”

来源:工人日报客户端

相关内容

热门标签